在中国,由于中国人很早就定居下来的农业生产环境,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认识到了生活的必要性,并驯服了他们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中国的动物雕塑也大量出现,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上至祭祀时使用的礼器,下至百姓的世俗生活、动物雕塑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,流露出适当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期待。同时,西方动物雕塑也从神兽的同形进入了人的生活世界。综合国内外动物雕塑的变迁,其发展脉络明显呈现出兴衰趋势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动物雕塑在数量上和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但这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反。究其原因,除了动物雕塑在雕塑史上的地位不高,绝大多数雕刻家很少从事动物雕塑之外,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凭借智慧增强了自然生存的能力,大大拓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,对一些动物的“神秘”力量有了科学的认识从而从原来的崇拜转化为控制和利用,进而开始关注自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。
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使动物远离人类,生态系统的破坏又使动物物种急剧减少,一些动物物种濒临灭绝,而今天的人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野生动物。去动物园看失去野性的动物吗。自然生态战略需要动物雕塑,自然生态战略需要动物雕塑,就在于它能唤起人们的“仁爱”意识。“仁爱”是和谐社会倡导的理念。通过动物雕塑倡导爱护和保护动物是生态战略不可忽视的教育形式。动物雕塑充分传达了“仁爱”的媒介,它可以直接感化或拟人化动物形象,使人的心灵贴近动物,触摸动物,搭建人与动物沟通的桥梁,从而呼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提倡保护动物生命及其生存环境。